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LCM)是由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病毒性疾病。小鼠感染表现为大脑型、内脏型和迟发型3种病型,人感染主要表现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LCMV在自然条件下仅感染啮齿类动物中的小鼠科和仓鼠科的动物。
分类:
属于砂粒病毒科、砂粒病毒属。
流行病学:
传染源:持续感染的小家鼠和急性感染的金黄地鼠、豚鼠是主要传染源。在带毒小鼠的所有器官(包括肾脏和唾液腺)中,终生含有高滴度的病毒,带毒小鼠可经唾液、鼻分泌物和尿液向外排毒。
传播途径:带毒小鼠可经唾液、鼻分泌物和尿液向外排毒,并可能引起呼吸道传播,随后病毒在鼠群内散播,许多小鼠可成为无症状的带毒者,并通过子宫和乳汁传给后代,其后代可成为终生带毒者。
易感动物:小鼠、豚鼠、仓鼠、犬、猴、鸡、兔、棉鼠、真灰鼠、棉大鼠、狐、雪貂和马在自然条件下均有易感性。人感染LCMV主要是动物传播给人。人除妊娠期间垂直传播外,人与人之间不能直接传播。
临床症状:
小鼠感染LCMV 依年龄、感染途径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可表现为3种类型。
(1)脑型:成年小鼠经脑内接种LCMV可产生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疾病,接种后5~6d, 少数小鼠突然死亡;多数小鼠表现呆滞、嗜睡、不愿走动、被毛粗乱、眼睛半闭、弓背、消瘦,并常见结膜炎和面部肿胀,特征性表现为倒提尾巴,小鼠头部震颤,肢体阵发性挛性惊厥,最终后肢强直性伸展。病鼠多在症状出现后的1~3d内死亡或恢复。
(2)内脏型:见于各种途径接种引起的小鼠感染,颅内接种除外。一般情况下,仅出现接种后体重暂时下降,无其他症状,但根据使用病毒及小鼠品系,有的腹腔接种后6~7d,感染小鼠表现为被毛粗乱、结膜炎等症状,甚至出现死亡。
(3)迟发型:见于子宫感染或出生后2d感染LCMV的带毒小鼠和先天性带毒小鼠,病毒在小鼠体内增殖,呈病毒血症,但不发病,小鼠发育正常。但根据使用毒株及小鼠品系的不同,所出现的症状也不同,9~10月龄的小鼠可出现立毛、弓背、体重减轻、蛋白尿、腹水等,甚至死亡。
豚鼠感染后多为温和的流感样症状,有时可见以后肢麻痹为特征的脑膜炎症状。妊娠地鼠感染后可影响胎儿,但出生后往往不发病,病毒致病力随动物日龄增长而下降。人感染多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潜伏期1~2周,继而出现发热、不适、肌肉疼痛、眼眶痛、恶心、厌食等症状,约10%的病例可并发腮腺炎和睾丸炎。除流感样症状外,还可引起人的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发热、厌食、头痛、不适、易怒和颈部强直等症状。
病理变化:
(1)脑型:主要表现为脑膜、脉络丛的淋巴细胞浸润。
(2)内脏型:可见肝细胞的糖原消失、脂肪变性、嗜酸性坏死的肝炎,病灶中有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结中巨噬细胞坏死、淋巴细胞溶解或增生。
(3)迟发型:主要组织学改变为肾小球肾炎,病变部位有病毒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
诊断:
(1)病毒分离与鉴定:可将病鼠的脑、肝等脏器制成匀浆或血液接种于易感成年小鼠脑内,小鼠通常在接种后4~5d发病,病鼠震颤、痉挛,随即死亡。取病死小鼠的肝组织制成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查肝细胞中的LCMV抗原。
(2)血清学试验:多采用补体结合试验,ELISA试验等,后者效果更佳。
(3)我国目前已颁布了适用于小鼠、豚鼠、地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检测的相关国家标准——《实验动物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检测方法》(GB/T14926.18-2001)。
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该病为人兽共患病。根据2009年发表的该病在美国发病率及致死率周报表明,孕妇感染该病毒会导致严重的疾病或导致新生儿缺陷。免疫力受到抑制的患者,感染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后果严重,甚至致命。该病严重干扰试验,并对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人员及利用动物进行科学研究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防治措施:
野鼠经常携带LCMV,防止野鼠进入动物房是保护群体免受LCMV感染的重要措施。发现小鼠已被感染,应将小鼠全部淘汰,房舍彻底消毒后,重新引种,建立新种群。若为非常珍贵的品系,可筛选无病毒血症及抗体阴性的种鼠。LCMV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因此,通过剖腹产净化鼠群需要注意选择不带LCMV的母鼠方能有效。
参考文献:
孙德明,李根平,陈振文,等.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108-109.
田克恭,贺争鸣,刘群,等.实验动物疫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40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