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发布时间:2022-05-27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烈性传染病,常见于人,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宿主以啮齿动物为主。大鼠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感染鼠可长期向外排毒,从而危及人的健康。

分类

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

流行病学:

传染源:感染大鼠是实验动物类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宿主动物排泄物可通过污染尘埃、食物及破损皮肤引起人类感染。污染尘埃飞扬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被认为是主要传播途径,实验动物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是以此方式传播。另外,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也可能是其传播途径之一。

易感动物:(1)自然宿主 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如姬鼠属、家鼠属、鼠平属、田鼠属、仓鼠属和小鼠属的动物。(2)实验动物 实验大鼠、小鼠。(3)易感人群 接触鼠类较多的人群,农村主要劳动人群,动物学家、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实验研究人员。

临床症状:

大鼠感染该病毒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发生死亡。但乳大鼠对家鼠型和野鼠型毒株均易感,且带毒时间很长。乳小鼠和长爪沙鼠也有一定的易感性。人类感染后,临床过程轻重不一,且较复杂。典型病例短时间发热后,相继发生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野鼠型感染病例多为典型重症,家鼠型感染病例轻症者较多。

病理变化:

   大鼠感染多无明显病理变化。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感染可见轻度的肺炎症状。乳小鼠、乳长爪沙鼠等动物模型,可见病变组织(肾、肝、脑、肺)广泛性出血、渗出、变性和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细胞增生,肝脏可见灰白色病灶。镜检可见窦状隙有炎性细胞浸润,巨核细胞增多。大脑皮层、海马和脑干神经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轻者,神经细胞核固缩,胞浆嗜酸性增强呈深红染,或呈空泡样变性;重者,神经细胞核肿胀、染色质消失呈空泡样,胞浆空泡化,可见胞浆有嗜酸性包涵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变细胞呈阳性反应。

诊断:

由于大鼠感染该病毒几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定期的血清学检测极为重要。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经典检测方法,可检出病毒特异性抗体。其他血清学方法还包括免疫酶染色法、ELISA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空斑减少试验等。病原检测也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常用的诊断方法,对疑似感染鼠进行肺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是经典的病原检测方法,近年来,荧光定量PCR技术也常用于大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检测。我国目前已颁布了实验动物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检测的相关国家标准——《实验动物 汉坦病毒检测方法》(GB/T14926.19-2001)。

防治措施:

防止野鼠进入设施。实验大、小鼠群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感染及时处理;加强实验室管理,防止饲料、垫料等被野鼠污染。肾综合征出血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饲养人员和实验人员应加强防护措施,定期体检,以保护工作人员健康。

 

参考文献:

孙德明,李根平,陈振文,.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107-108.

田克恭,贺争鸣,刘群,.实验动物疫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393-398.